Review 会议的基本流程
Review的目的在于补全疏漏的部分,所以流程如下
- 讲完自己看到的部分
- 其他人补全
- 研究过程中的疑问
- 把自己的灵感记录下来,突然想到的问题、解决方案
行业研究会议讨论方案
放低预期,动作做完
-
行业研究会议的目的是什么?
- 获取参与者的反馈
-
要求参会者提前查看信息
<aside>
🔖 顾问名单管理规则:
- 顾问团成员:Kevin、焦哥、Yoga、章鹏、海哥、cjay、闪电、霹雳。后续扩展顾问名单提名后再确定。顾问名单动态更新,由顾问是否活跃参与决定。
- 要求参会者提前看信息 :由nicole 执行 @Catherine ,提前三天会发送给顾问团报告,需要查阅,如果5次都没有回复,那么就视为不参与。5次不参与后从顾问名单中除名。
- 参与的形式有撰写报告、参与review会议、参与报告的comment、参与专题研讨会。
规则公示后讲过讨论再做修改
</aside>
-
会上点名,Request for Comment
- 请顾问团帮忙给评论、以及参与者随机点名给评论
- 回答问题
-
Freestyle Comment
- 吸引新成员加入
- 时间点—在review会上和研讨会上
- 负责人—由主持人和 @BigSong 配合完成
-
会议流程
-
会前3天要求参会者看文档
-
Researcher简略介绍各自看的模块,不要介绍细节
-
参会者回答问题,六道思考帽。直接在文档里标出六种回答问题的角度,并建议直接写在文档里comment
<aside>
🔖 对comment本身进行评价的评价,Comment的维度包括:独立性、价值度、定性的评判,如好坏。
两种形式:
- Comment在notion文档进行,在会上进行简单的review讨论
- 研讨会现场进行
</aside>
-
上次会议的问题
介绍中细节太多,占用太多时间,导致没有足够的时间进行充分的讨论
@JY_L 整理下